“發言人來了 ——貫徹二十大 建設新重慶”
水利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重慶彭水網(記者 李光澤)水利高質量發展事關經濟建設、社會民生、鄉村全面振興,也是老百姓關心的話題。6月27日,我縣舉行“發言人來了——貫徹二十大 建設新重慶”彭水水利專場發布活動。發布會上,縣水利局負責人通報了全縣水利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相關工作情況,縣水文與水旱災害防御中心、縣移民服務中心、縣水利局規劃建設管理科等3位“發言人”圍繞全縣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水源工程、河流管護、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等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回答了市民朋友提問。
縣水利局規劃建設管理科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就市民關心的水利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規劃采取了哪些措施?縣水利局規劃建設管理科負責人向國淑表示,我縣立足新發展階段,通過全縣水利高質量發展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提速推進前期工作,謀劃編制《彭水縣水網建設規劃》,規劃水庫23座,投資71億元。將水源工程、灌溉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設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扎實推進阿依河大型水庫、鳳升水庫灌區等17個項目前期工作。強力推進項目建設,陸續開工建設水源工程11處,總投資22.9億元,累計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6504處,完成投資6.3億元。同時不斷深化水利投融資改革創新,近年來通過申請專項債券、貸款等方式獲得銀行貸款4.5億元,發行基金1.78億元,獲得一般債券2.9億元,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2億元。預計今年11座水庫投入運行后,將新增蓄水庫容1億立方米,新增年供水能力4052.5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14.82萬畝,解決33.99萬人的供水水源問題,極大提升水源保障能力。實施的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全面解決49.98萬人飲水安全保障問題,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7%。
縣水文與水旱災害防御中心
嚴格落實河流管護工作要求
彭水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河流管護是確保我縣水域水質狀況的重要一環。就市民關心的河流管護采取哪些措施措施,縣水文與水旱災害防御中心主任劉毅表示,我縣深入貫徹中央和市委有關河流管護工作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全縣共設置河長560名,實現縣域177條河流、24座水庫河長全覆蓋。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責任河流的管理保護工作,推動落實河長制六大任務,深入實施“一河一策”“一河一檔”。同時強化專項行動,認真貫徹落實重慶市第1號、2號、3號、4號、5號總河長令,推動解決河流管理重點難點問題。強化聯防聯控,先后與務川、道真、沿河等周邊區縣開展跨界河流聯防聯控工作;建立完善“河長+警長”“河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強化小水電清理整改,2019年至2022年,全縣退出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小水電站12座,完善28座小水電站行政審批手續和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全縣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烏江、郁江水質達到Ⅱ類,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河道“四亂”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非法采砂基本杜絕,人民群眾愛河護河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縣移民服務中心
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對于市民關心的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績?縣移民服務中心綜合科科長庹勝翔表示,2021年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移民美麗家園建設、散居移民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項目轉型升級3個重點,狠抓項目落地,夯實發展基礎,在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中展示了后扶作為、貢獻了后扶力量、作出了后扶貢獻。累計爭取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資金12615.59萬元,其中用于直接發放到移民手中的資金有1026.73萬元;用于項目建設資金11588.86萬元。累計實施項目28個,已完成18個,在建10個,其中建成美麗家園項目3個,完善基礎設施項目12個,建成產業轉型升級項目3個(即生豬養殖場2個,商品鵝養殖場1個)。同時通過落實落地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實現人居環境美起來、通村道路暢起來、配套設施好起來、產業帶動強起來的目標,真正讓廣大移民群眾受益、得實惠,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