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鎮漆紅村依托項目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鄉村振興 · 彭水在行動 | 村子美起來 村民富起來
“師傅,要加把勁,年前爭取搞結束喲。”“放心,還有一個花池,2天就全部完工。”
1月12日,黃家鎮漆紅村6組,冬日暖陽照耀著村莊。村支部書記歐子云來到花池建設現場,了解工程建設進度。
2022年,黃家鎮依托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資金項目,加快漆紅村基礎設施建設,整治房屋立面,改造庭院,新建廁所,安裝路燈……讓這個緊鄰國家5A級旅游景區阿依河的村莊顯得更加美麗。
1月12日,在黃家鎮漆紅村6組,面貌一新的鄉村環境。 攝影:趙勇
建得更美麗
清早,黃彩銀來到自家菜園,走進柵欄,俯下身子,拔出一顆大白菜,順便把周邊的雜草扯去。勞動的身影與整潔的樓房,構成一幅典雅的鄉村畫卷。
黃彩銀家以前居住在山腳下,2020年,她家搬到張家壩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一家人住進了一棟100多平方米的二層樓房。
“這里很不錯,環境好,很方便,很安逸。”黃彩銀說,以前,她家是一棟100多年歷史的木質房屋,由于一家人長期在外,缺少保管,居住環境一直較差。自從住進了安置點,這里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空閑時節還能到老年活動中心看大家下象棋,圍坐在一起擺龍門陣,黃彩銀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村子建設美麗了,姑娘都愿意嫁進來,單身漢都少啰。”黃彩銀開玩笑地說,2022年,政府在這里新建了一批花池,安裝起了太陽能路燈,規范了廁所建設,整個村子越變越美麗。“安裝了路燈,晚上走路都不用電筒,硬是安逸得很。”
據了解,2022年,在鄉村建設上,黃家鎮在漆紅村6組改造屋內清潔衛生廁所30個;院壩硬化3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照明燈50盞,砌筑文化石貼面花池50處500米,砌筑欄桿500米,竹格柵欄50處500米等; 50棟建筑外立面改造1800平方米。
“現在就只有花池沒有完成,過兩天完成后,衛生一打掃,那真是大變樣啰。”談起村上基礎設施的變化,歐子云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接下來將實施2公里的入戶路建設,到時候 6組的入戶路就百分百全覆蓋,整個人居環境又有很大的提升。”
過得更富裕
統一農房風貌,織密交通路網,完善飲用水設施……近年來,漆紅村整體基礎設施變化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住得舒心,還要過得富裕。”歐子云說,村上在抓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因地制宜謀劃蜂糖梨、油茶、蘭草等產業,促進村民持續增收。讓產業紅利更多惠及百姓,日子過得更富裕。
走進漆紅村6組蘭草大棚基地,一盆盆郁郁蔥蔥的蘭草整齊擺放在木架上,春蘭、蕙蘭、劍蘭、寒蘭、秋芝五個品種長勢喜人,許多蘭草已經長出花苞,蓄勢綻放。
歐子云說,漆紅村依托張家壩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的后續扶持項目,通過“公司+村集體+村民”的發展模式,在5000多平方米的產業大棚內種植蘭草,不僅能讓村民有股份分紅,還能夠在家門口就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6組村民趙龍華常年在蘭草種植基地務工,一年下來有上萬元的收入。
“春季鋤草,夏季澆水,都是手上活路。”趙龍華說,他年紀大了,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在家做一些手上活路,在蘭草種植基地上班,家庭也照看好了,還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日子越過越舒心。
蘭草種植,我們有技術支撐,有銷售渠道,大家都有信心做大做強。”歐子云說,蘭草種植見效快,管護輕松,除了為其保障基本土壤肥料、防治病蟲害以外,大部分時間都讓其在大棚內自然生長。“每年銷售額都在8萬元左右,收入挺不錯。”
管出好環境
垃圾箱擺放得整整齊齊,家家戶戶院壩干干凈凈。談起村子的變化,歐子云說,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們的環保意識也逐漸增強。
“以前房前屋后看不得,不是污水到處流,就是垃圾遍地有。”歐子云說,通過政府配套完善垃圾桶、垃圾箱體、收運車輛,落實專門的衛生保潔員,在宣傳帶動下,村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建得好,還要管得好;口袋富,還要腦袋富。”歐子云說,漆紅村在依托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資金項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還著力抓好鄉村治理,讓鄉風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比如,自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提升行動來,漆紅村通過引導廣大村民對房前屋后、道路兩側垃圾進行大掃除,對溝渠河塘等沉積物進行大清理,抓好屋內改廚改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在加強鄉村管理方面,漆紅村還制定完善了一套督促機制,通過開展庭院清潔評比,設定評比標準,讓大家在互相學習中,提升環保意識;聘請村民擔任村里的保潔員,在做好道路、廣場等公共區域衛生打掃、垃圾清運的同時,承擔勸導職責,引導村民愛護環境衛生……
“雖然離目標還很遠,但是大家都在努力改變。”歐子云坦言,美麗鄉村建設,最大的問題就是做好鄉村治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村上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村民愛護環境,大家共同參與,徹底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