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強到蘆塘郁山調研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和指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
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重慶彭水網(作者: 李紹標龍璐)9月7日,縣委書記石強到蘆塘鄉、郁山鎮調研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和指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工作。他要求,要把黨的方針政策轉化為工作行動,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干勁,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
縣領導譚毅力、彭小勇參加。
蘆康酒業累計投資600余萬元,是蘆塘鄉鞍子嶺村全民所有的村集體經濟企業,年產能可達120噸,總產值可達2000萬元。坡坪村妙顏牛場以“集體經濟+公司+農戶”模式,采取村企聯營、固定分紅、肉牛寄養、母牛領養、優先用工、延長產業等方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石強先后來到兩地,走進生產車間、養殖現場察看企業發展規模,觀看相關產業發展專題片,聽取有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發展、經營方式、帶動群眾增收等情況。石強充分肯定了蘆塘鄉產業發展和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所取得的成績。他說,村集體經濟投入后要見效益、見產出,可采取多種方式經營,帶動老百姓就近務工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在經過種植基地時,石強看到村民正在播灑油菜種子,他上前與大家交流。石強說,要最大限度降低前段時間高溫干旱天氣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精準到地塊、精準到農戶,指導栽種雜糧、蔬菜等晚秋作物。阿依林海種植紅豆杉3萬多畝,建成全國面積最大的紅豆杉瀕危稀缺中藥材種植基地。石強來到基地,詳細了解紅豆杉的藥用價值、阿依林海景區發展情況。他說,要注重文化特色,走農旅融合、文旅融合之路,結合全縣食養、藥養、康養“三養”理念進行重點打造,把紅豆杉做成彭水的一張亮麗名片。
郁山鎮綜治中心整合平安建設、信訪維穩、綜合執法、應急管理、法律服務等部門力量集中辦公,實行一站式服務,讓群眾“進中心一家門,辦部門多家事”。蘆塘鄉設立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回收點,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人居環境改造的突破口,形成了支部引領、黨員帶頭、村民參與的良好格局。石強來到這里,詳細了解運行情況,聽取相關負責人介紹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情況。他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基層社會治理也有了新要求,要創新治理方式,主動適應變化,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做好工作的奮斗目標。郁山鎮銅鑼村是“全國甘薯新品種對比試驗基地”,栽種了126個甘薯品種,村民自發組建了“鄉村振興鄉賢促進會”。石強來到村里,走進紅薯試驗基地察看試驗情況,聽取鄉村振興推進情況介紹。他說,要依托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多培育彭水的紅薯品牌,做精做實紅薯產業。同時,發揮鄉賢作用,多為村里的發展出謀劃策。石強還專程來到郁山鎮新開挖出來的水源地,察看出水量、水質等情況。他說,要做好水源保護,滿足村民取水要求,盡可能的將水引入村和戶。
郁山鎮南京社區因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低,被納入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頓。石強來到社區進行指導,詳細了解造成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低的原因,聽取社區整體發展思路、產業發展規劃、今年集體經濟預期目標、基層社會治理、“一支一策”落實等情況匯報。石強說,要找準問題的癥結,郁山底蘊深影響大,文旅融合發展、農特產品加工、商貿條件都有優勢。要加強學習,把黨的方針政策學深悟透,轉化為具體行動,運用在工作中,體現在成效上。要強化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提高戰斗力和工作本領,保持頭腦清、思路清。要明確目標、找準方向、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細化鄉村振興、基層治理、融合發展、組織建設方案,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勁做好工作。要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示范引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密切聯系群眾、增進干群關系,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推動鄉村振興工作邁上新臺階。要再創佳績,整合現有資源,大力招商引資,做到干部作風更實,工作成效更明顯,把南京社區做成郁山鎮的樣板,郁山鎮做成全縣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