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7月15日,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召開,總結上半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重慶彭水網( 融媒體記者 趙 勇 楊麗媛 整理)7月15日,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視頻會議召開,總結上半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步工作。會上,縣農業農村委、縣住房城鄉建委、縣水利局和善感鄉、潤溪鄉、三義鄉負責人圍繞前期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扎實開展下步工作作了發言。
縣農業農村委: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五大振興
今年來,農業農村委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文化優勢,全面推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認真履職盡責,加快補齊鄉村發展短板,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調整優化統籌協調工作機構,組建脫貧地區產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鄉村治理“3個工作專班”,確保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成立“五大振興”工作專班,實行“清單管理、定期研究、典型示范、現場推進、督查指導”工作機制,扎實推進鄉村“五大振興”。
編制“1+N”鄉村振興規劃,優化完善全縣鄉村振興規劃。抓好“1+3+9”重點幫扶,分層分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扎實推進五大振興。突出產業振興興“業”,出臺“1+6”產業發展系列政策,實施鄉村產業“321”工程。突出人才振興聚“智”。突出文化振興凝“神”,持續激發脫貧群眾內生動力。突出生態振興蘊“能”,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突出組織振興強“基”。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成員,選派360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組織290個。
持續深化農村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500萬元,其中最高的達100余萬元。扎實推進“三變”改革,今年已將“三變”改革試點范圍穩妥擴大至58個村(社區),有序推進試點各項工作。扎實推進“三社”融合發展。
縣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全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抓緊抓實示范引領,扎實推進“1+3+9”鄉村振興重點幫扶試點示范,以點促線,以線帶面。抓緊抓實鄉村建設,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示范亮點。抓緊抓實農村改革,穩步擴面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持續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抓緊抓實農業科技創新。抓緊抓實田間管護,積極派出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技術指導,落實防災減災各項措施,確保農業豐收。
縣住房城鄉建委:
規范農村房屋建設管理
推進農村住房安全保障
縣住房城鄉建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市、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研究并扎實開展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強化機制建設,無空檔期全覆蓋開展常態化監測排查,建立新的動態清零工作機制,進一步做好農村住房安全常態化監測排查,切實做到問題發現及時、處置及時、整改及時,保障及時,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強化工作指導,精準開展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對標國家關于“十四五”期間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市上相關工作要求,指導各鄉鎮(街道)精準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保障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
強化工作措施,扎實開展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2021年,通過“回頭看”大排查與常態化排查相結合,農村住房保障工作與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相結合,充分運用原脫貧攻堅的成功經驗,劃分三大責任片區,強力推進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聚力項目建設,開啟鄉村振興村莊建設行動,成功申報2021年鞍子鎮木歐水和羅家坨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現已開工建設。全力配合彭水2021年以工代賑項目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目前正在做試點鄉村的美麗庭院建設設計方案和開建亮化工程有關項目。
縣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進一步積極探索農村房屋建設管理機制,規范農村房屋建設管理。認真做好農村美麗庭院試點示范建設,全面推廣經驗做法。按時完成危房改造計劃任務,進一步做好監測排查及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縣水利局:
強化水質安全監管
持續強化運行管護
縣水利局持續開展動態監測,提速推動工程建設,強化水質監管,全力做好飲水安全保障的各項工作。
持續開展動態監測,守住安全飲水底線。嚴格對照《農村飲水安全評價準則》(T/CHES18-2018)規定的“水質、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對轄區農村供水人口飲水保障情況進行不間斷、常態化的動態監測。
提速推進工程建設,改善農村供水條件。堅持“能集中則集中,宜分散則分散”的原則,因地制宜推動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和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2021年下達農村飲水保障項目19個,計劃總投資2008萬元。
強化水質安全監管,持續提升供水水質。編制2021年度農村飲水水質監測方案并按期監測,發現水質問題,第一時間督促供水單位處置。
持續強化運行管護,按照“到2021年底,全縣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實現有償供水,水費收繳率達95%”的目標,強化工作督導,有力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全縣100人以上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已有265處實現正常收費。
持續加大水源工程投入。2021年全面完工杉木溝、茨竹灣、吳家灣、摩圍山水庫建設,加快推進龍虎、鳳升、紅光、永豐、雷公水庫建設進度。
計劃在市、縣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街道)實施水利項目92處,項目類別包括小Ⅱ型水庫、飲水安全保障、水土保持、智慧供水、環境整治等,目前均已進入現場復核階段。
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多方籌集資金,有序推進飲水工程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持續開展動態監測,發現疑似飲水保障問題,及時處理。建立月調度機制,有力推進飲水工程管護工作。切實做好“防大旱保供水”各項工作,確保農村供水保障。
善感鄉:
勇擔示范鄉鎮使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今年來,善感鄉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致貧擺在優先位置,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慎終如始抓好鞏固脫貧攻堅各項成果。抓住善感鄉作為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這一發展機遇,突出規劃引領,匯聚各方力量,全面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抓動態清零,扎實開展“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回頭看”,重點從住房、教育、醫療、飲水等方面全面梳理排查。
抓產業提升,因地制宜發展油茶、西瓜、柑橘三大特色產業,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一村一品”產業培育行動。持續提升周家寨景區品質,半年來游客接待20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400萬元。
抓穩崗就業,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持續推進送工送崗、復工復崗、穩工穩崗,共推送就業崗位115個,返崗復工脫貧人口1305人、邊緣人口3人。
抓幫扶救助,認真開展低收入家庭認定工作,建立并動態更新低收入人口信息庫,將喪失勞動能力無法獲得穩定收入的9戶24名農村人口納入低保,新增2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落實防貧保障,為2806名脫貧人口購買鞏固脫貧保。
強化鄉村振興組織領導,成立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層層壓實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科學編制鄉村振興規劃。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建設。經過前期充分調研,結合實際情況,梳理出《2021年善感鄉鄉村振興實施項目任務清單》,首批啟動實施項目41個。
善感鄉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步工作中,進一步加強《鄉村振興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學習,著力在學習培訓、宣傳宣講、落地見效上狠下功夫。堅決守住底板,持續抓好防止返貧監測工作,切實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動態清零機制,牢牢鞏固住、拓展好脫貧成果。加快規劃落地,盡快編制完成鄉村振興規劃,形成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加快項目建設,堅持邊規劃、邊論證、邊推進,成熟一個推進一個,不斷形成示范帶動。
潤溪鄉:
生態優勢支撐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
今年來,潤溪鄉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提高使命感、責任感,接續奮斗,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
堅決落實好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積極防范返貧風險。對“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突出問題農戶實現每周清零。
用生態優勢支撐產業發展,以藥旅融合延長產業發展鏈條。堅持揚特色、興產業,積極支持發展中藥材產業,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幫扶,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逐步探索推動“西部藥旅融合地”打造。
補短板,持續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櫻桃井村新建水池90余立方米,新建改建風雨球場2個;對麻池村3.2公里村級道路進行硬化;涼水村整治溝渠1179米,群眾幸福感進一步提高。
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通過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巾幗致富帶頭人”創評活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激勵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勞致富。
敢為人先,善于創新,加強機關鄉村振興工作隊伍建設。分別對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工作落實專人負責。
潤溪鄉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推動鄉村產業提檔升級,以建設“萬畝中藥材基地”為產業發展目標,配套建設露營基地、卡丁車賽場等旅游設施。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深化農村“三變”改革,盤活農村“三資” ,激活農民“三權” ,建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引進有實力、有投資意愿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院地合作”,推動藥旅融合發展。
三義鄉:
培育壯大產業
提升人居環境
今年以來,三義鄉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建立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班子成員共同抓的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機制,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
對照“四個不摘”要求,持續開展監測幫扶。嚴格按照駐鄉駐村工作隊員吃、住、干“三在村”工作要求,扎實開展監測幫扶,及時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
加強重點對象監測,切實消除返貧風險。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強化對監測戶和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及時化解返貧致貧因素,切實鞏固脫貧成果。大力引導有勞動力的對象戶能種則種、宜養多養、就近務工,幫助其銷售農副產品,多渠道增加收入。
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全面落實教育資助,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落實困難群眾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資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困難群體得到應有關愛。
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全面完成弘升村“廁所革命”整村試點工程,常態化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處理等村莊清潔行動。動態監測、動態解決“四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問題,實現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
三義鄉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實行動態清零。培育壯大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產品、支柱產業和特色品牌,培育和引進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持續改善和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深入實施畜禽養殖廢棄物及秸稈資源化利用行動,常態化開展清潔衛生整治行動,切實強化對農村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治理。把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把防止返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