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鄉:脫貧攻堅結碩果 鄉村振興謀新篇
在三義鄉蓮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寬闊的廣場、亮麗的樓房、平整的柏油路,讓以前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村民挪了窮窩,過上了好日子。王勝權就是其中的一位。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趙 勇 郭明瑞 楊麗媛) 在三義鄉蓮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寬闊的廣場、亮麗的樓房、平整的柏油路,讓以前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村民挪了窮窩,過上了好日子。王勝權就是其中的一位。
三義鄉蓮花村一角。 融媒體記者 趙 勇 攝影
“現在不僅居住條件安逸了,在羊肚菌基地上班,每年還有10000多元的收入。”王勝權說,現在的日子就是好,不僅搬出了窮山溝,還過上了好日子。
據了解,在蓮花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有來自高山移民和建卡貧困戶48戶,搬遷戶不僅挪了窮窩,安置點配套的食用菌種植基地,讓搬遷群眾通過就近務工等方式換了窮業,腰包越來越鼓了,日子越過越好。
從全市的深度貧困鄉,變成全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試點鄉鎮,三義鄉堅持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發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蓮花村的蝶變,是三義鄉的一個縮影。三義鄉黨委書記李小平說,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三義鄉創新“產業村長”,帶動貧困農戶發展產業;創新“一道菜+”模式助推農特產品銷售;探索發展“五小”經濟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探索“池長”制推進農村扶貧資產管理變革;探索“雙五”發展模式提升群眾發展參與度;同時全鄉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全面提質提升,生產生活更加便利便捷,精神面貌持續向好,全鄉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58戶2627名建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部解決,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全鄉通暢路179.8公里,人行便道覆蓋、農村集中供水率、行政村通客車率、村民小組公路通暢率、村民小組通寬帶比例均提升至100%,基礎設施的變化,讓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更加便捷便利。發展 “五小”非農經濟45戶,培育 “五小”庭院經濟601戶;創新“產業村長”制度,實現建卡貧困戶100%進入合作社;探索“雙五”發展模式,發展壯大專業合作社27家,培養種植養殖大戶83戶,產業結構深度調整,農民收入大幅提高。3個貧困村全部銷號,536戶貧困戶192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的37.7%降至“0”。一項項提勁鼓氣的數據,是一件件脫貧攻堅項目實施的成果,這些成果給當地群眾帶來的是生產生活的便利便捷。
李小平介紹說,2020年,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將三義鄉納入全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試點鄉鎮。三義鄉通過建立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班子成員共同抓的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機制,著力做好規劃、政策、工作、保障“四個銜接”,不折不扣落實各項任務,扎實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試點各項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三義鄉將發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著力搞好“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真正讓三義鄉達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