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漁民轉了行 誠信經營引客來
大年初三一大早,廖小兵和妻子冉芳就忙著劈柴,打掃衛生,清洗餐具。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陳興盛 文/圖)大年初三一大早,廖小兵和妻子冉芳就忙著劈柴,打掃衛生,清洗餐具。
“過年也不休息兩天?”路過的鄉親見了都問。廖小兵停下手中的活回答:“昨天就接到訂餐電話,今天有三桌客人過來吃魚喲。”
廖小兵是萬足鎮茶林坪居民點當地村民,自從烏江電站蓄水后,他靠打魚為生,幾年下來,靠著誠信積累了不少人脈,通過電話預約、慕名而來找他買魚的天天都有。
退捕上岸后,廖小兵轉了行辦起漁家樂。如今,前來漁家樂吃飯的人絡繹不絕,使得廖小兵經營的漁家樂人氣一下子旺了起來。
“烏江要實施生態大保護,可能會禁漁。”前兩年,村里剛有人傳出這消息,廖小兵就上了心。
“之前就有顧客為了省事,讓自己煮魚,直接來吃?!彼睦锉P算著,但還有些猶豫,畢竟又要打漁,也沒得烹飪技術。
后來,夫妻倆一合計,按照自己平常煮魚的手法,大起膽子煮了兩次,沒想到得到客人的高度評價,夫妻倆有了信心,就辦起了漁家樂。
食客們表示,大家吃膩了餐館、魚莊的多油、多調料的做法,反倒是這種農家用豬油、泡蘿卜、泡辣椒做出來的魚,更能體現魚味的鮮香,很受大家的青睞。
去年,禁漁令一下來,他立馬交出漁船。一門心思當起了漁家樂老板,為了豐富菜品,他們還自己炕起了臘豬蹄和排骨,養了幾百只土雞。
“以前只靠打漁為生,起早貪黑很辛苦,現在好多了,由于交通、環境變好了,前來漁家樂吃飯的游客越來越多,收入也隨之大幅提高。”廖小兵說。
以前,夫倆兩起早貪黑,早上收網、下午放網,常年活動在江面上。
如今,變成了系上圍裙、拿著菜刀圍著廚房轉。
為了豐富餐桌上的菜品,廖小兵還把房前屋后的空地都種上了時令蔬菜。
“現在漁家樂銷售的魚都是養殖的生態魚,菜都是自己種的,反正地里有什么菜,就吃什么菜,沒得選擇,經常來吃魚的客人都曉得?!?/p>
以前打漁的時候,好多市民要買魚都得提前預定才能買到,加上漁家樂的生意又火起來了,不少游客擔心,會不會以次充好?
“這個大家可以放心,以前打漁的時候,有就是有,沒得就是沒得,從來不以次充好?,F在開漁家樂也一樣,有什么魚就煮什么魚,沒得吃其他的也可以?!绷涡”f,做人做事都得講誠信。
正是廖小兵的誠信經營,攢下來良好的口碑,食客們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就連常年在外的市民,回到彭水都會慕名而來。
現在,廖小兵經營的漁家樂本著誠信經營,盡管不能滿足游客隨到隨吃的需求,但是前來吃魚的游客一點也沒有減少。而且有經驗的市民都會提前預約,有沒有魚,是什么種類的,問好了再來,這樣就不會跑空路了。
在記者采訪的期間,廖小兵的電話不斷響起,要么是來吃魚的客人打來的,要么是來吃農家菜的。他說,今年又開了個好頭,正月初二就有人訂餐,一家人從早忙到晚,盡管很累,但是心里很高興、很踏實。
片刻休息后,廖小兵的電話又響起來。
“好的,好的,馬上準備。”掛斷電話對冉芳說:“客人馬上來了,準備殺魚?!?/p>
夫妻倆又開始忙碌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