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村:用足“水”優勢 做活“魚”文章
“你看,水清魚肥,活水養出來的魚,肉質嫩得很。”1月18日,在郁山鎮清潔村4組,村民徐光全一邊清理魚塘里面的漂浮物,一邊向記者介紹魚塘里的“活水魚”。
中國彭水網(融媒體記者 楊春燕 郭明瑞 陳宣霖)“你看,水清魚肥,活水養出來的魚,肉質嫩得很。”1月18日,在郁山鎮清潔村4組,村民徐光全一邊清理魚塘里面的漂浮物,一邊向記者介紹魚塘里的“活水魚”。
據了解,清潔村4組自然環境優越,水資源豐富。2020年,當地駐村干部用足“水”優勢,做活“魚”文章,實行“人放天養”“以魚凈水”等養殖模式發展養殖業。群眾靠魚兒獲得效益,水源靠魚兒得到凈化,清潔村成功將漁業發展成為村里的特色優勢產業,讓活水魚“游”出了一條致富路。
徐光全清理魚塘里面的漂浮物。
利用“活水”
養殖“活魚”
2020年,清潔村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到周邊市場調研,發現市場上大多數的魚都是從外地進貨,當地貨源較少。村干部敏銳地嗅到了商機,通過前期市場調研,決定發展活水養殖業。
“如果發展生態魚養殖業,只要我們的魚品質好,不愁沒有一個好的銷路。”清潔村村民委主任周云峰說,2020年,清潔村成立了公司,全村500余戶全部入股。
公司成立后,清潔村引入水源,改善了當地的水質,并完善了堤壩、監控、產業路等基礎設施。去年首批5萬尾魚苗投放。
“我們前期投入了200余萬元用于河道整治,初步達到了投放條件,形成了養殖規模,隨即投放了14萬元左右的魚苗。”周云峰說。
記者了解到,生態養殖基地占地面積大約20畝,一共建立了十一口魚塘。魚的品種主要有黃辣丁、黃金鯉魚、草魚等。
周云峰告訴記者,活水魚是在活水里生長的,肉質十分鮮嫩,非常受歡迎。“我們這個魚肉質新鮮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完全是靠引進的河水來進行養殖。第二,不添加任何人工飼料,所以魚的肉質相當好。”
以水養魚,以魚凈水,以魚致富。為了不破壞整個生態鏈,基地在養殖過程中,主要以往水域人工放流魚類苗種,在養殖過程中,嚴格執行不投飼料、不投肥料、不投漁藥的“零投放”方式喂養,既凈化河水,又帶動產業發展。
“我們實行管護責任制,基地由徐成全定期為水面清漂等,確保魚苗健康正常生長。同時,每天還要進行巡查,嚴厲打擊投放飼料、化肥等污染水質的養魚行為以及偷盜、垂釣行為。”該鎮相關負責人說。
肉質鮮美
銷路不愁
記者了解到,清水魚可以稱得上是“生態魚”“增收魚”。通過飼養清水魚,不僅能吸收水里的微生物凈化水質,因為綠色無污染,魚長大后還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現在魚豐收了,我也能領到不少的管理費用,真是不錯。”一旁的管護人員徐光全十分高興。
“利用該村優勢資源養魚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戶增收,鞏固脫貧成效。”周云峰說,由于生態養魚項目剛剛起步,這次可以出售的成品魚大概在11000斤以上,平均每斤15元,產值大概在20萬左右,主要銷售在周邊鄉鎮。
目前,村集體經濟一共帶動了500余戶增收。魚有了收益后,將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參與分紅,按收益的40%分給農戶、60%分給公司。
“今年總體利潤分紅較少,每戶大概在1000余元。今后隨著養魚規模的擴大,村民分紅也將大幅增長。”周云峰介紹,下一步,清潔村將依托當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將養魚產業延伸到休閑旅游經濟,把現在僅有的養魚、賣魚,做成養魚、識魚、觀魚、玩魚、品魚、賣魚,發展漁家樂,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
按照規劃,基地將是集漁業養殖、休閑垂釣、旅游觀光、生態農業為一體的綜合生產區域,在區域內通過改善水源條件,整合現有資源,修繕魚亭、增添綠化,為清潔村居民、周邊村民提供新的休閑娛樂景點,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